12月2日—13日,《联合国防治荒漠化公约》(以下简称《公约》)第十六次缔约方大会(UNCCD COP16)在沙特首都利雅得举行,大会以“我们的土地,我们的未来”为主题,发布了一份分析报告:《旱地的全球威胁:区域和全球干旱趋势及未来预测》(The Global Threat of Drying Lands: Regional and global aridity trends and future projections)。这份报告将全球的目光再次聚焦干旱问题,也为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新的视角和行动指南。
干旱:全球性的挑战
报告指出,地球上超过四分之三的土地经历了比之前30年(即1961-1990年)更干燥的气候。目前,除南极洲外,旱地面积占到全球陆地面积的40.6%。根据报告预测,如果全球变暖的趋势持续下去,到本世纪末,将有50多亿人生活在干旱地区。干旱影响农业发展和粮食安全,也会在造成疾病和死亡。这一全球性问题,迫切需要有效的应对策略和行动。
中国实践
作为目前唯一针对荒漠化和干旱问题的具有国际法律约束力的框架,《公约》的主要目标是通过建立合作机制,在严重受荒漠化和干旱影响的地区防治土地退化,缓解干旱影响,保护并恢复土地,从而推动可持续发展。
2024年是中国签署《联合国防治荒漠化公约》30周年,作为中国的企业,我们承诺将继续履行《公约》精神,通过我们的专业服务,为中国乃至全球的荒漠化防治和可持续发展做出贡献。
报告原文链接:https://drive.google.com/file/d/1CsAn3qO5iD0E3F3eg6OSm84ddxK-C9Tv/vie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