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前,我们连载过《探路者框架》的政策解读,想必大家对法规内容有了一定了解。本期内容我们将结合瑞旭实际工作中的具体案例带领大家了解2025年必须满足的《探路者框架》的强制规定。
2025年《探路者框架》提出的强制要求包括:
1.增加原始数据比例和数据质量评级的内容;
2.分别披露生物源排放和清除数据;
3.保证与核查。
原始数据比例(PDS)和数据质量评级(DQR)
原始数据比例(PDS)指基于原始数据的部分计算的PCF在总PCF中的比例。只有当活动数据和排放因子都属于原始数据时,计算所得的PCF值才属于原始数据。
下表是瑞旭为企业出具的PCF报告实际案例中对于PDS的分析结果。通过产品生产过程中不同组成部分的加权值得出产品的PDS值。由于目前计算PCF经常使用数据库中的次级数据作为排放因子,因此PDS结果均较低。
来源:内部化学品PCF实际案例
数据质量评级(DQR)指基于技术代表性、地理代表性、时间代表性、完整性、可靠性五个指标对PCF进行定量打分(1-良好,2-一般,3-不足)。
【根据2024年12月更新的TfS《化工业产品碳足迹指南3.0》,DQR指标将在2027年后变为技术代表性、时间代表性、地理代表性三种,并且分数调整为1-5分,1为最理想的情况。此外,只有贡献超过5%的影响因素需要进行DQR评估。根据该指南,未来会推出的PACT《探路者框架》版本3将会反映出这一部分的变化。】
下图是瑞旭在PCF实际案例中的DQR打分示例图:
来源:内部化学品PCF实际案例
由于大部分排放因子缺乏国内数据,地理代表性通常评分较低;而完整性和可靠性的评分具有一定的主观性,可能会影响最终结果。
生物源排放和清除数据
根据《探路者框架》要求,2025年是报告生物源排放和清除的第一个强制性年份,因此各项指标的计算应按照国际公认的方法进行,并作为PCF数据交换表的一部分分别提供并披露。
下表为PCF数据交换表中涵盖的生物源排放和清除数据内容:
来源:《探路者框架》表4 包括在PCF数据交换表中的生物源排放和清除数据属性摘要
下表为化学品碳足迹实际案例中对生物碳和生物源二氧化碳数据的披露情况:
来源:化学品PCF实际案例 产品碳足迹分别披露结果
保证与核查
“核查”和“保证”是进行碳核算的两个所需过程。根据《探路者框架》,“核查”是评价公司披露的碳排放的准确性的过程,“保证”是对于“核查”过程中的数据可信度提供证明的行为。两者都需要有资质的独立审查机构进行。
对于“核查”与“保证”的要求指导分为三个时期,每个时期包含需要实现的八个维度,如下图所示。
来源:《探路者框架》图17 保证路线图概述
瑞旭点评
以上是产品碳足迹报告中2025年新增强制内容的总结。那么在现存规则下,企业该如何正确应对新法规要求、提升自身竞争力呢?对此,我们有以下几点建议:
- PDS与DQR:基于PDS和DQR的概念,企业应尽可能使用基于真实数据记录所得的原始数据作为活动数据,减少次级数据的使用。此外,可以尝试收集供应链上满足要求的产品碳足迹报告,用于自身产品碳足迹的计算。在没有可用碳足迹报告的情况下,企业应尽可能与上游供货商交流,开展追溯,获取原料的生产数据,从而计算原料碳足迹,提升PDS和DQR结果。
- 生物源排放和清除数据:生物源二氧化碳排放数据较难通过直接计算获得,通常都是通过专业软件计算得到,因此企业要得到该部分数据,建议与专业LCA机构合作。如果产品使用了生物质原料,也建议开展生物质检测,获得产品生物碳的测试数据。
- 保证与核查:保证与核查是为了保证公司披露的碳排放的准确性而设立的,因此公司应咨询专业机构,并引入第三方对产品碳足迹的八个维度开展保证与核查,从而满足日益严格的市场环境。
参考文献
Pathfinder Framework (PACT powered by WBCSD), (2022)
The Product Carbon Footprint Guideline for the Chemical Industry, version 3.0 (Together for Sustainability),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