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能源与清洁空气研究中心(CREA)和全球能源监测(GEM)联合发布的新报告指出,2024年中国将开始建设94.5GW的新煤电装机容量,这将达到10年来最高水平。报告发出警告,认为煤炭开采业投资推动的核能加速建设“引发了人们对中国摆脱化石燃料依赖能力的严重担忧”。
分析人士预计,随着中国努力实现“双碳”目标,中国大量增加的清洁能源装机容量将慢慢挤压煤炭在发电中的份额。CREA和GEM认为,就目前情况而言,煤电的快速扩张对中国高层的气候承诺(包括减少煤炭使用)构成了“挑战”。
新燃煤电建设热潮与政策冲突
2024年将有94.5GW的新燃煤电厂开工建设。尽管政府承诺严格控制化石燃料的使用,但这仍表明新煤炭项目开发势头持续。2024年上半年,新煤电建设审批仅9GW ,下半年则反弹至 66.7GW。
报告认为未来几年将有大量新产能上线,“巩固”煤炭作为主要电力来源的地位。如下图所示,中国新建或恢复建设的煤电厂数量从 2015 年的 84.3 吉瓦稳步下降至 2021 年的 32.1 吉瓦。不过,在新项目浪潮的推动下,这一数字从 2022 年开始有所上升。
图源:中国煤电半年回顾 H2 2024
报告称,所有这些都与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在 2021 年做出的承诺“在 2021 年至 2026 年期间严格限制煤炭消费增长”以及中国2030 年碳排放峰值行动计划“直接冲突” 。中国在《巴黎协定》下更新的2035年气候目标和即将到来的第十五个五年计划(2026-2030年)中确定的政策方向,对于确定中国煤电行业的发展轨迹以及随之而来的排放轨迹至关重要。
行业利益推动煤炭产业扩张
该报道认为,超过四分之三的新批准煤电项目是由“煤炭开采公司或拥有煤炭开采业务的能源集团”资助的。这可能受到中国“双碳”目标的推动,该目标促使这些公司进行多元化经营,以“确保2030年及以后对其产出的稳定需求”。这些投资包括综合煤矿发电和坑口电厂,以及拥有煤炭开采业务的能源集团开发的典型燃煤发电厂。
煤炭发电可能会破坏能源转型
煤炭发电的快速发展加上有利于煤炭行业的电力系统结构性特点,可能会限制可再生能源成为中国主要电力供应的能力。2024 年,中国可再生能源装机容将创历史新高,太阳能和风能总装机容量将分别达到 890 吉瓦和 520吉瓦。2024 年煤炭装机容量将达到1,200吉瓦。
根据中国电力结构中“先立后破”的政策,预计低碳电力将逐渐满足新增需求,并降低煤炭在电力系统中的重要性。然而,报告指出,大量新建煤电项目“使得实现这一目标变得越来越困难”。
此外,各省级政府也不再要求电力购买协议(PPA)包含太阳能和风能的最低份额,从而导致“竞争环境不公平,煤电免受风险,而风能和太阳能开发商则面临价格波动和不确定需求”。报告还补充道,新燃煤电厂的建设将“进一步限制可再生能源的电网空间”,使太阳能和风力发电厂更难获得较大的市场份额。
2025年的变革机遇
煤炭行业的预测表明,预计煤电行业将继续增长,导致中国能源安全与低碳政策之间“产生越来越不可持续的冲突”。因此,2025年需要强有力的政策指导来抵消煤炭在能源系统中的主导地位。
首先,可以通过减少能源系统中的煤炭数量来实现,例如通过设定“雄心勃勃且可衡量的”目标来减少煤炭消耗,逐步淘汰燃煤电厂,利用运行中的燃煤电厂和吸收可再生能源。其他潜在手段包括终止新的燃煤电厂审批,以及加速老旧机组的淘汰。
其次,应改革引导电力供应商转向煤炭的机制,包括减少长期购电协议和煤炭供应协议中涵盖的煤炭数量,并优先进行电网改革和发展现货市场。这些举措将“有助于实现中国逐步减少煤炭、为可再生能源创造空间、推动建立更清洁、更高效的能源体系的宏伟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