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介绍
电动能源使用虽然极大减少甚至消除汽车尾气排放,但同时也逼迫汽车生产阶段走向脱碳。作为汽车生产过程中最主要高排放源之一,钢铁占据不同种类汽车的16%-27%嵌入式排放,而钢铁生产过程中的高排放热点主要来源于其初级生产环节所使用的煤炭,因此,增加绿色钢铁的使用有助于推动该行业的脱碳进程。
国际能源署(IEA)数据显示,钢铁行业约占全球温室气体排放的7%,几乎是全球航空运输的三倍。若想实现2050年净零排放目标,IEA认为全球钢铁行业必须将其产生的温室气体排放减少25%。
数据统计
汽车行业作为欧盟第二大钢铁消费领域,摆脱煤钢是汽车制造商们的主要出路。在逐步减少使用煤钢方面,他们取得了哪些进展呢?
下图T&E“Lead the Charge”倡议中“年度汽车供应链排行榜”绿钢的排名结果可以展示各个车企在钢铁脱碳方面的排名表现,本排名主要考察三个关键指标:透明度(22%)、目标设定与进展(34%)以及供应链影响力(44%)。
由图可见,沃尔沃表现突出,三项指标的得分均超过行业平均水平四倍。与前几年相比,沃尔沃在信息披露方面取得了显著的进步,设立了低碳钢和再生钢使用目标,签署了多项承购协议,并且投资钢铁回收。
相比之下,其他汽车制造商表现则参差不齐。有些制造商虽然通过联盟间接签署了供应链采购协议,但承诺的范围却十分有限。而且,仅有少数公司设立了供应链中使用低碳或再生钢目标。更有意思的现象是,除了沃尔沃和特斯拉,几乎没有一家公司披露其在供应链环节使用钢铁的排放数据。
从地区分布来看,汽车制造商们取得的进展亦参差不齐。其中,美国车企制造商分数提升最明显,中国制造商这两年的提升则较为微弱。
若想达到钢铁脱碳目标,欧盟应利用即将出台的《工业脱碳加速法案》(IDAA)作为政策信号,将汽车行业定位为绿色钢铁使用市场。例如,鼓励车企制造商在新车中引入绿钢目标、激励欧盟绿钢制造或统一钢铁碳标签。通过此类政策支持与引导,可以增加对欧盟地区制造绿钢的需求。
参考源:
https://www.transportenvironment.org/articles/which-carmakers-are-leading-the-way-on-green-steel
https://www.transportenvironment.org/uploads/files/Briefing_OEM_Green_steel_Ranking_2025.pdf